二战中闪击战的战略战术分析

定做纳粹服装的公司-定做纳粹服装

闪击理论给点分吧!

闪击波兰(1939年9月1日)

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上台之后,在向纳粹党徒大谈建立“大德意志”国家时就提出要占领波兰,以获得大量资源,改善战略地位。波兰是英法在欧洲最强的军事盟国,消灭了波兰,既可解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又可将其作为跳板,建立入侵苏联的前进基地。因而在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之后,立即把侵略矛头指向已被其三面包围的波兰。

慕尼黑会议后,德国多次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政府归还波通往波罗的海的一条狭长地带——但泽走廊和濒海的但泽自由市,德国要修建享有治外法权的超级公路和复线铁路,将德国和东普鲁士连接起来。其实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夺回根据《凡尔赛条约》被割去的但泽走廊,而是要占领整个波兰,夺取“东方的生存空间”。波兰政府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即于1939年4月颁布一道准备战争的秘密指令,其中附有一个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规定德军应于9月1日前做好一切准备。

德国人在发动攻击的前夕把13名罪犯从德国东部的奥拉宁堡集中营提出,然后将他们安置在附近的一所校舍里,在时机成熟以前,他们将一直呆在那里。这次行动的代号叫“罐头食品”,那些罪犯也就成了随时被吃掉的“罐头”。整个行动分两个阶段。

8月31日是第一个阶段。囚犯们被强制穿上波兰军服,体内注射了致命的药物。他们被带到德波边界以西大约10英里的霍齐林德。在附近一片小树林里,这些囚犯被枪杀。他们的尸体被精心摆放,看起来像是刚进入德国时被打的。外国记者和其他目击者则被带到当地现场看作为证据的尸。当天晚些时候,军事行动的第二阶段开始了。那些“罐头食品”,即剩下来的囚犯,由纳粹党卫军保安处的少校阿尔弗雷德·纳朱克斯和其他军官一起押

送到附近的格雷威茨镇。党卫军都穿着平民服装,冲进当地的广播电台,并占领了它。纳朱克斯带领的一部分人用波兰语进行煽动性的广播,宣布波兰正在进攻德国,号召所有的波兰人一起来给德国人点颜色。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波兰人便第一次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亡与毁灭的滋味。边境上万炮齐鸣,炮弹如雨般倾泻到波军阵地上。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霍尔斯坦”号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它辎重来不及撤退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当天上午10时,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他宣称,“从现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名军人,我又穿上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最后的胜利之前,我决不脱下这身军服,要不就以身殉国。”的演说激起了议员们一阵阵狂热的欢呼。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即将向德国宣战。据的译员希米德回忆,当接到英国的最后通牒时,他沉默静坐不动。而戈林则回过头来对他说:“假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上帝应该饶恕我们。”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晚,将他的办公地点从柏林的总理府移到了“亚美尼亚”号火车专列上,乘车去前线视察,并在火车上处理东线和西线的战事。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境腹地突进。伦斯德的南路集团军群以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为中路主力,以利斯特的第14集团军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掩护下,从西面和西南面向维斯瓦河中游挺进;包克的北路集团军群以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为主力,向东直插“波兰走廊”,另以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向南直扑华沙及华沙后方的布格河。

作者:火枪兵 2007-6-1 19:19 回复此发言

--------------------------------------------------------------------------------

2 闪击波兰(1939年9月1日)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在这场大进军中,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理论,率领第19装甲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被击溃的波兰军团中包括波摩尔斯克骑兵旅,这支部队曾尝试冲破德军在波兰走廊布置的防线,与东南波军主力会合。令德国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波兰骑兵采用古老的战法向他们发动进攻。波军骑着北方的高头大马,军官们带着白手套,挥舞着指挥刀,号兵则吹着军号,长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波军骑兵旅像历史教科书上描述的那样,在田野中摆好阵型,一阵地动山摇的狂呼之后,挥舞着长矛,冲杀过来,径直冲向古德里安的坦克阵营中。几分钟内,这些骑兵就在炮火的硝烟中灰飞烟灭了,惨烈的叫声和战马的嘶鸣在空中回荡,刚才还耀武扬威的骑兵顷刻间尸横遍野。幸存的波军则被俘获,送进了德军战俘营,在他们列队离去的时候,还不由得用怀疑的目光盯着停在路边的德军坦克。在战斗开始前,他们的长官还告诉他们,这些坦克都是用纸板糊的。尽管面临波兰骑兵旅大胆而荒唐的进攻,德国装甲师团仍然势如破竹地渡过波河,德军在闪电战的指导下迅速深入波兰的农村。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击战”的滋味。

对于波兰的防卫力量来说,另一个缺陷是波兰的民族特性。波兰是多民族国家,军队的凝聚力不高,无法在作战区域同仇敌忾,当地民众对于保家卫国的热情度也不高。在波兰共和国至少有302的人不是波兰族。在波兰境内至少有一半的人是少数民族,其中包括200万日耳曼人,他们在平时饱受当局的迫害。在北方省份的立陶宛人则宣称,他们应该建立独立的立陶宛共和国,把维尔纽斯定为首都。在东部省份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农民则面临贫困的威胁,他们在欧洲的生活条件是最恶劣的。在德军发动进攻的最后几天,撤退的波兰军队夜间从这些地区经过时,可以看到当地的俄罗斯东正教农民放火焚烧当地的天主教堂,以发泄他们几个世纪对波兰旧地主的仇恨。而波兰的犹太人尽管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害怕,但他们对于像对待二等公民一样对待自己的波兰政府同样没有好感。在西方省份的日耳曼人则从这次事件中找回了1918年以前的记忆与荣耀,他们迫不及待地希望纳粹军队能使他们与波兰的邻居分开,再次回归故乡。

至9月7日,伦斯德的南路集团军群重创波军“罗兹”和“克拉科夫”两集团军,占领了波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其中路第10集团军的前锋霍普勒的第16装甲军于9月8进抵华沙南郊,从南面切断了波军“波兹南”集团军退路。包克的北路集团军群全歼了波军“波莫瑞”集团军并重创波“莫德林”集团军,占领了“波兰走廊”,随后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上的阵地。

9月8日,北路集团军群所属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从北和西北向华沙总方向实施突击,9月11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渡过纳雷夫河,开始向华沙后方的布格河迅速推进。9月14日,南路集团军群所属赖歇瑙的第10集团军和布拉斯科维兹的第8集团军在维斯瓦河以西一举合围从波兹南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使华沙处于半被合围的状态。至9月15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包围了布列斯特,其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以便与南路集团军群的右翼利斯特的第14集团军完成最后的纵深合围。与此同时,第14集团军的前锋克莱斯特的第22装甲军,包围了科沃夫之后继续北进,16日在符活达瓦地区与北路集团军群会师,合围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9月17日,德军在完成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而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已于16日越过边界逃往罗马尼亚。

正当波兰在德军的进攻下开始瓦解的时候,苏联政府于9月17日向波兰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一份照会,指出鉴于既成局面,苏联政府已向部队下达了越过边境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命令。同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广播演说,声明苏联政府不能对波兰出现的局势袖手旁观。就在这一天凌晨,苏军分六路开入波兰,未遇重大抵抗即占领了波东部地区。俘获波军20余万人,缴获飞机300余架和大量武器。被俘波军中有数万名军官,其中约1.5万人不久被杀于斯摩棱斯克附返的卡廷森林,这就是著名的卡廷事件。

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随后,德第8集团军开始向华沙发起攻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9月29日,莫德林要塞投降。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波德战争中,波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人。德军亡1.06万人,伤3.3万人,失踪3400人。

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等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闪击战 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击战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研究“信息+闪击战”可能演变的“信息化闪击战”,利于我们在未来战争中防范新的闪击战,并在作战中寻找更多的制胜之机。

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

1奇袭

2集中

3速度

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奇袭、快袭集中加在一起,将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

闪电战理论是古德里安创造的,最初用于波兰。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从而以一种成功的全新的战术被铭刻到了世界军事史上。

剥开闪击战侵略的外衣,剖析一下闪击战,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闪烁着跨越历史时空的启迪。

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折叠”空间

“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争取时间和夺取空间是军事对抗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先敌一步,可以得先机之利。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推进纵深达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

(1)“适时”;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点;

(3)欺骗活动;

(4)新的坦克“战术”。

(5)陆军拥有优势空中支援

德军闪击战应用军事科技的新的优势,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击,以及飞机的空中火力和纵深机降、伞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现代“撞城锤”。由于时空关系的改变创造的新的作战理论,产生了时人难以想象的作战效能。

以尽可能快的机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冲击力

《孙子兵法》进攻战的一个重要思路是——以极快的速度突袭敌军。书中写道:“进而不可御者,速也。”并对快速产生的冲击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二战初的闪击战依靠装甲集团高速度、大纵深的突袭,产生的冲击力在军事史上堪称空前的。

将精神之力转化为战斗力

在闪击战理论中,精神对作战的胜利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西方的克劳塞维茨到东方的,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十分关注作战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其二为震慑。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计划之一名为“震慑”行动,其实在闪击战的设计中,“震慑”正是、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二战时德国发起闪击战时其坦克数远不如英法联军,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战争”,然而“穷人”打败了富人。在西线闪击战中,法军大批部队被震慑住,丧失了作战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

对付闪击战的钥匙

为什么闪击战在二战初期产生了巨大威力?为什么二战中的闪击战又均以失败而告终?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顶点理论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主要指的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的话,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闪击战尽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毕竟这个冲击力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当德军深入苏联腹地,兵临斯大林格勒时,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主要是暴行导致的抵抗)、自然条件的恶劣、后勤补给线的困难,特别是苏联军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工业能力、正确的战略部署、经过调整并适应德军战术的新型军事理论和逐步装备先进武器的军队,以及美英和中国的支持等,使得闪击苏联的侵略战争在斯大林格勒由“顶点”跌落,从而开始走向失败。

二战后,虽然再没有像二战那样大规模的闪击战发生,闪击战其实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处处可见其影子。特别是当现代战争插上信息技术翅膀后,突如其来的闪击战变得更加可怕。在计算机技术的武装下,空中力量的机动力、火力、防护力,已经远远超出二战时地面的装甲集团,体现出诸多的新优势:速度之快、机动能力之强,使地面防御力量几无还手之力;远程精确打击与火、力、快速机动能力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动如雷震”、“斩首”、“震慑”的效能;空中力量在c4isr指挥、控制、侦察等系统作用下,能量发生空前跃升,形成超视距攻、防一体的作战系统,对战争命运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现代战争中“战争顶点”已在高技术下变得难以利用,战争的“非接触式”、“非线式”、“非对称”,让弱小的一方“以劣胜优”的余地越来越小。那么防范闪击战的出路在哪里?唯有加速新军事现代化,未来化,在军事思想上断不可输给对手,在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教育训练等上,也励精图治,形成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使敌无机可乘。

当闪击战插上信息的翅膀后,需要我们给军事思维插上信息的翅膀,不仅仅是贴着“信息”标签的名词的变化,必须有全新、敏锐而不保守的哲学头脑,需要居安思危而不是歌舞升平的危机意识。★

但是闪击战靠的是速度,如果不能个一鼓作气胜利解决,那么,后果严重! 古德里安(1888年~1954年) 德国坦克兵的创建者,陆军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库尔姆城。1908年开始服役。191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骑兵部队中任职。战后服役于国防军。

他于 1922年起,在汽车兵和坦克部队中任职。30年代初开始研究坦克作战理论,认为坦克是在战略上具有决定作用的武器,提出了集中使用坦克作战的思想。1934年倡议组建3个坦克师,他任第 2坦克师师长。1938年任坦克军军长,在德国兼并奥地利的行动中,指挥所部长驱直入近 1000千米,在 48小时内全部抵达维也纳。这次行动检验了坦克兵的实际作战能力,他由此奠定了在德国坦克兵中的首创地位。

1939年 9 月德军进攻波兰时,以他所指挥的坦克部队为主力的德军,采用猛打猛冲的闪击战术,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就击败了波兰。他因此而成为远近闻名的“闪击英雄”,获得了由授予的二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 5月,德军开始闪击西欧,他又指挥所属坦克部队以破竹之势向前突进,使德军在不到两个月内就征服了荷、比、卢、法等西欧国家,再次显示了坦克闪击战术的威力。

1941年 6月,苏德战争爆发。他的坦克闪击战术在战争初期尽管获得了某些成功,但很快遇到了克星,并迅速走向没落。当年12月,他作为德军坦克第 2集团军司令,在指挥所部参加莫斯科会战时,遇到苏军最沉重的打击,被迫下令所部撤退,他因此被解职,调回编入预备军。1943年2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失败后,他又被召回,担任坦克兵总监。他组织研制出了德国著名的虎型和豹型坦克,并进行大量生产和装备部队,但是在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中,德军又以惨败告终。他为之付出全部心血的德国坦克闪击战术,终于彻底破产。

他在1944年7月遇刺后,一度代理陆军总参谋长,但到 1945年 3月,又因战场失利而被再次解除职务,从此转入预备役。德国投降后,古德里安被美军俘虏,不久即获释。1954年病。著有回忆录《坦克指挥官》和《注意!坦克!》等。

他在军事上的另一成就是闪击战术思想的确立和运用。闪电战,闪电闪电,迅猛而突然,闪电战因此而得名。

闪电战的核心是在对手展开其主要兵力和战略资源之前,即以迅猛的攻势将其击败。其基本手段就是集中大量高机动兵力(主要是装甲兵和空军)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然后迅猛突入敌纵深,合围敌主力集团而歼之。为了实现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的目的,古德里安创建了装甲师。他认为在装甲师内,“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样的速度和越野机动力,否则坦克是绝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这一点在当时尤为可贵。古德里安装甲兵作战理论(也可说就是德国装甲兵作战理论)的特点还有:坦克只能用于进攻,不能用于防守;坦克只能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装甲师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等等(以上只是理论,与实际多少有点距离)。

战争爆发后,德军基本是按战前的的观点运用装甲兵的,其在进攻作战时基本特点是:在适合装甲兵机动的地形上,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突然发起进攻。突破对方战术防御地域后,高速向战役纵深进攻,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战役目的。突破后向纵深发展胜利时,遇敌坚固设防地域多予以绕过;遇对方反冲击时,则多由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顶着,装甲兵则从侧后发起突击。

闪电战理论的原创并非古德里安,而源自英法。但德国人在英法相关理论上补充完善,最后在战争中率先实践,直到1943年前,德国人仍然是该种理论的最大受益者。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思想更加注重战略瘫痪理论,即以突不及防的打击,突破敌军正面防线,敌指挥系统就会面临瘫痪。快速机动的部队的凌厉攻势,在敌军前线和后方造成的极大恐慌,从而指挥失序,军心混乱,从心理上给对手造成的沉重打击。因此,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的目的是瘫痪敌人,装甲、速度和立体协调只是其手段。

结合实战的运用也不难理解。德军于1940年5月10日发动对法国的进攻,至17日的七天之间,英法联军的整个南部战线已接近崩溃,法国人不相信德军在法国的复杂地形能够重演闪击波兰的奇迹,还在幻想用马恩河会战式的打法去玩阵地相持战。法军参谋总部对这种全新的战法束手无策,前线士兵草木皆兵。古德里安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彻底的验证。

确实,当面对浅纵深,长战线,后方战略预备队组织松散的防御体系时,闪电战的效能实在不容低估.德军所强调的首次突击及其后效应可以发挥最大效果.突破后前出的各装甲师的确不用太在意侧后的威胁(魔鬼7师战线最长时近400km,却一直没感到侧后有多大实际压力便是明证).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空军的战术支援也着实靠得住(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旅?)反击古德里安部,终被古协同空军击退,亦又成焕?.总之,法国之役,闪电战发挥得的确完美.

与闪电战相同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源自30年代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大纵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种协调,但它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与闪电战有些不同。大纵深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战略航空兵同时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从而摧毁其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人的目的。

苏联的大纵深理论诞生不久,但当时坦克发展水平有限,其三大性能还无法满足战略需要,大纵深似乎有点超前,即使如此苏联红军仍在1932年按照这种理论建立了最早的机械化部队。但顽固守旧者仍对此不屑一顾,不久后到来的大清洗终于彻底将其束之高阁。直到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的闪电进攻,才惊醒了那支混沌的苏联红军,大纵深理论才又被重新捡起来。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的战略主动易手苏联人,苏联国内坦克产量多的也足够为“大纵深理论”提供所需的装甲部队,也就是到了这时大纵深理论才终于有了实践的机会。

大纵深和闪电战都是机械化协同机动作战理论,但在战斗开始时,装甲部队的应用上还是有区别的。闪电战主张将其独立、集中使用,从而能实现战略突然性,令敌方措手不及,如同闪电般迅速,主要强调的是利用高机动的快不及防从心理上威慑敌人,从实际上打击敌方,已达到瘫痪敌方的目的;大纵深则不同,它仍旧把步兵作为首次进攻的主体,其它兵种以及装甲部队的作用是支援,待突破口打开后在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的分割包围,其使用装甲部队相对保守,仍有坦克支援步兵的残存意识。如此一来,开战之初将很难对敌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非己方具有明显兵力优势(至少也是战场局部优势),不过这种思想的确符合1943年后的苏军以多打少的实际情况,倒也称的上是量身定做。

补充:说到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不能不提倡导此思想的苏军学究派代表人物——图哈切夫斯基。他在被斯大林谋杀的前一年,曾集中论述了新作战思想的基本观点。他指出,由于有了装甲兵和航空兵这样的作战手段,就不仅能够直接攻击前沿防御之敌,而且能够越过敌防御阵地,同时攻击整个防御纵深内之敌。他认为,进行单个的战役已不足以全歼敌军,必须通过多次连续性的战役方能奏效。因此他建议在单个战略方向上,选择一定范围的纵深,几乎不停顿地组织多次战役。这将使敌方无法补充休整、调整部署和前调预备队,从而最终达成在该方向上歼灭敌主力的目的。基于此思想,苏军在早于任何别国的1932年创立了作为纵深作战突击力量的机械化军(1938年改称坦克军),装备了一大批机动性良好的装甲车辆。但这一切都差点被大清洗的狂涛冲走。1938年,大纵深作战思想受到广泛的怀疑,坦克军被撤消。30年代末,40年初苏联所进行的两场战争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具体运用上,苏军既不同于法军的坦克零散配步兵,也不同于德军的决不迁就步兵。苏军采取的是中庸之道,即承认装甲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又不否定坦克支援步兵的作用。在攻击作战时,苏军将装甲兵分为“近战”和“远战”两种。近战者,即直接支援步兵进行突破的坦克,多为直接配属给步兵师军的坦克团(旅)。远战者,即由坦克军(集团军)组成的快速集群。用于突破后发展胜利。这里又涉及两个重要概念“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

个人认为大纵深的初期突破强调以步兵为中心,其它兵种包括装甲部队也仅是为了支援,坦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进攻的节奏也要大大减慢。

大纵深理论的潜在保守,无形的将其定位为强兵战略,只有数量上的优势才会保证胜利。倘若敌我双方势均力敌,而且敌方指挥官素养较高,进攻成败与否将很难预料。

德军在1940年进攻法国的成功战例,如果将进攻一方换为苏军,而且假定当时的苏军还在贯彻大纵深理论,苏军即便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它也会付出更高的代价,以及更长的时间。

琥珀屋:从腓特烈一世兴建,到二战被纳粹洗劫,童话的营造和破灭

公元1701年,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一世亲自给自己加冕,当上了普鲁士国王。加冕典礼在柯尼斯堡举行,新登基的国王在那里参观了当地琥珀首饰工匠们的作品。

同年,腓特烈一世就向工匠、丹麦人哥特弗里德·沃尔弗朗订了货,不是定做一只小小的戒指,而是定做一套琥珀护墙板,用来装修柏林王宫的一个大厅。这项工程浩大,不久又从但泽请来建筑师和雕塑师安德烈斯·施柳特参加这项工程。他订制了一个方案,但最初的设想后来做了修改。狂妄骄纵的普鲁士君主突然心血来潮,要用“琥珀斋”装点他在波茨坦的那座行宫,从而在豪华上超过凡尔赛宫。这时,琥珀墙板又被用来装修夏洛滕霍夫城堡的画廊了。

这项工程于1709年完成,但这一年对于创造了精美的“琥珀斋”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个倒运之年:琥珀墙没有粘牢,纷纷崩落,国王盛怒之下命令将施柳特驱逐出境。这样一来,与普鲁士国王的意图相反,琥珀墙板没能进入夏洛滕霍夫城堡。学者们认为,腓特烈一世非常迷信是其中一个原因。

后来,“琥珀斋”也好,琥珀画廊也好,都未能完成。腓特烈一世去世了,新任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一向反对父王铺张浪费,此时则下令停工。但这些琥珀墙板即使未完成却也称得上珠宝艺术杰作。这是一些马赛克镶板,用一块块从浅色透明到深**的太阳石拼成花体字、绘画、纹章、花朵等绚丽多彩的图案。

德国工匠的独到之处还体现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在他们之前,这种天然宝石由于其价值昂贵,主要只用来制作珠宝首饰、雕花酒杯、花瓶、首饰匣、鼻烟壶、镶嵌木器和墙壁贴画,而制作绘画图案还是第一次。

“琥珀斋”的墙壁砌面是用磨光的琥珀薄板拼成,这种琥珀色彩华丽,弥足珍贵。有的光亮透明,有的呈**,有的呈黄褐色——那是因为出产琥珀的森林中树脂积层朝向太阳的缘故。它们吸引着每个人的目光。有时还可以见到纹理呈云霞状的琥珀,花纹千奇百怪,有的像熊熊火焰,有的像团团积云。偶尔还可以见到仿佛蒙了一层薄尘的烟色琥珀薄片。

一切都搭配得恰到好处,色调选择得和谐一致、柔和而又鲜明,令人百看不厌。浮雕饰物融入了由大师的巧手制作的碧玉图案和镶拼构图。镶金的白色镜台,金色的墙内半圆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数年之后,腓特烈·威廉一世把这件宝物赠送给率领庞大使团出访波兰、德国、荷兰三国的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在柏林,为这位俄国沙皇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庆典:燃放烟火,开放葡萄酒喷泉,为市民送上禽肉和野味填馅的烤全牛。次日上午,彼得一世饶有兴味地参观了波茨坦这座花园、宫殿、寺庙之城。

有些研究者认为,由人们送上“王位上的司务长”绰号的普鲁士国王本来就不太懂艺术,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置“琥珀斋”,因此乐得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甩掉它。其实并非如此,腓特烈·威廉一世与其父亲不同,一向以悭吝著称, 历史 上流传下来许多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因此他还是很知道珍惜东西的。

腓特烈·威廉一世不愿意为了完成这项工程而破费,相当明智、相当深思熟虑地让这些琥珀墙板派上了用场,他做了一次外交与政治上的馈赠,所谓放长线钓大鱼。俄罗斯刚刚打败了瑞典人,普鲁士当时需要俄罗斯这样强大的盟友。而沙皇后来也投桃报李,为了这些琥珀墙板,向普鲁士国王回赠了55名身高两米以上的俄罗斯士兵,当时普鲁士国王正在为他驻在全欧洲的近卫军招募这样的巨人。

“琥珀斋”的墙板被拆散,装了18个大木箱,经海路先运至梅梅尔,即克莱佩达。彼得一世对普鲁士国王的赠礼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他派出以首席宫廷事务大臣为首的特派使团前往梅梅尔。随后人们试图用雪橇把这些木箱运回俄国首都,但连日不停地狂风和大雪耽搁了起运时间。到了春天,即公元1716年5月,才把每个木箱各装上一辆驾着六匹马的特制马车。“琥珀斋”的全套装潢,在严加防范的情况下,经库尔兰转运至圣彼得堡。到了这里,这套装潢被陈列在宫里的一间客厅供人参观,以其富丽堂皇、光彩夺目令所有宾客为之倾倒。这时候“琥珀斋”的风采与它在柏林时一模一样。

然而彼得一世本人在彼得堡仔细看过所收到的珍宝之后,未免有些失望……并且对他们失去了任何兴趣。

“琥珀斋”的装潢是由尚未完全制成的单个组件构成的。如不完成加工,这些组件就无法用来装修。缺了许多组件,最关键的是应当安装在墙板接合处的半圆形墙内柱不够用。此处还缺少门楣若干件,镜框一件以及一些其他的组件和零件。

“琥珀斋”装潢被运到夏宫附属建筑,长期散放在那里的配房即所谓“下房”。在这里存放到1743年,这时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产生了用“琥珀斋”的装潢装修新冬宫房间的念头。

然而1755年这位女皇又降旨把“琥珀斋”装潢运走,这一次是运往皇村,那里正在重建俄国君主避暑行宫。为了执行女皇的旨令,76名精选出来的近卫军士兵、能人、高手从圣彼得堡出发,徒步前往皇村。他们两个人一组用担架抬着一箱箱装潢。士兵们不慌不忙地前进,花了六天时间走了25俄里,终于把这套装潢完好无损地送到了目的地。

如前文所述,普鲁士国王赠礼的初始状态是总面积约55平方米的单块墙板,上面覆盖着一块块不同色调的天然琥珀拼成的马赛克。皇村的大厅比普鲁士那间大五倍,如何在这里安排墙板,受到委任的意大利裔的瓦尔佛洛美·拉斯特雷利遇到了大难题。但这位天才建筑师出色地解决了它,他在装修中采用了镏金木刻、镜子、玛瑙和碧玉镶嵌画。一间金碧辉煌的大厅就这样被打造出来了。由于琥珀具有治疗作用,那个时代的人认为置身在这个大厅里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能感受到肉体和灵魂的和谐。

为了修改和修理“琥珀斋”的装潢,沙俄请来了意大利人亚历山大·马特利,他把这项工作当作是给予他的极大荣誉。他签了一份“修改”装潢的协议,并保证把脱落的零件都逐一复位,缺少者用新的补上,并在女皇伊丽莎白指定的时间内把“琥珀斋”装潢组件组装完毕。意大利工匠的工作报酬定为600卢布,按照当时的标准这可是一笔很大的进项了。

拉斯特雷利和马特利制定了“琥珀斋”装潢改造方案。许多零件,例如带镜子的半圆形墙内柱,都需要重新制作。俄国的工厂当时还接不了这样的活,不得不到法国去定做玻璃,总共52块,每块花费48卢布。“琥珀斋”的装修也采用了新零件,例如第四个琥珀框。这是在柯尼斯堡制造,并由下一任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送给伊丽莎白女皇的。

在皇村,“琥珀斋”在拉斯特雷利的指导下变成了著名的“琥珀屋”。这里的琥珀墙板配置应与冬宫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增加几件置放在白色镶金镜台上的镜子和金质墙灯。这些物品是俄国工匠伊万·科培洛夫、瓦西里·基里科夫和伊万·鲍加乔夫三人制作的。此外,拉斯特雷利还增加了一些墙内半圆柱,使它们与绘画交替排列,而在半圆柱外面还设计了镏金的雕刻缘饰。另外还制造了一些新墙板,被描画成琥珀的样子,后来这些墙板换上了天然琥珀。

为了长期保存这件艺术杰作,为了使它保持良好状态,从普鲁士聘请到琥珀技师罗根布克。1758年他就任专门设置的“琥珀厅保管”一职。实际上,他和他的儿子及徒弟才是“琥珀屋”此后所完成的一切作品的作者。直到1770年,“琥珀屋”才终于获得了完整的外观,而成为叶卡捷琳娜宫的主要装饰物之一。

法国浪漫派诗人戈蒂耶19世纪中叶第一次看到“琥珀屋”时曾这样描述它:“我们将谈谈‘琥珀厅’。这与《一千零一夜》或魔幻故事中讲的可大不一样。那里的宫殿都是靠魔法师、天神、妖魔来建造,在那些宫殿里我们看到的都是钻石、红宝石或通常被当作珍宝的其他宝石装修成的殿堂。这里‘琥珀厅’一词不是诗人的夸张用语,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这不是一间狭窄的客厅或一间小小的书斋,而是三面墙壁从地面到圆柱顶端都用琥珀马赛克装修的、规模很大的房间。没有看惯如此大量的琥珀,会被这里丰富和柔美的色调搅得眼花缭乱——色调从炽热的黄褐色向淡淡的柠檬色次第变化着。雕刻饰物的镏金在琥珀映衬下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假失真,特别当阳光照亮墙壁、光线穿透琥珀透明纹理的时候。”

傍晚,曾经穿过宽大的窗户照亮了整个房间的日光,被数百支蜡烛的烛光取而代之。这数百支蜡烛在镜子的反射下变成了数千支。正是烛光和琥珀光的配合使叶卡捷琳娜宫具有了特殊的魅力。马赛克墙壁开始随着光线而变幻着色调,光线在琥珀浮雕上继续变化着,展现出它的生动和鲜明,它的充满活力、富有灵性的美。

大约200年间,“琥珀屋”几乎保持原状而无变化。1941年9月,守卫皇村的最后一支小队战士撤退到普尔科沃高地,“琥珀屋”的装潢还没有拆下。人们没来得及把它运走。

法西斯匪徒把叶卡捷琳娜宫洗劫一空,他们揭掉墙上的丝绸壁布,敲掉镶木地板,卸去一扇扇房门运走。几支专业小分队精心挑选出博物馆珍藏的无价之宝,把它们运回帝国。“琥珀屋”的装潢也未能幸免,1941年底被运至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市。自那以后,它就消失了……

南京南京内容梗概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宋希濂部军官陆剑雄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

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数十万中国军民遭到残忍杀戮,南京全城沦为一片地。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大量的难民涌到这里寻求救助。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归国女教师姜淑、金陵女子学院魏特琳女士,积极营救中国难民,用他们的勇敢和坚毅与日本人周旋,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中国妇女。

于是舞女小江,虽然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为了拯救其他妇女,她坚定地站了出来。唐先生这样懦弱的知识分子,虽然对凶暴的日军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出卖同胞,但在痛失爱女和小姨子后,难掩良心的诘问,最终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日兵角川,在这场战争中,作为占领者,在日军对中国人的杀戮中,他从一个士兵变成一个麻木的机器,没有灵魂的人是可悲的,他活在空虚和罪恶之中,逐渐走向崩溃。最后,他在痛苦的折磨中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扩展资料:

在《南京!南京!》中有许多上万人的大场面,如南京保卫战的场景,反映4万人被屠杀的场面等。导演陆川说,“我希望能够拍出一部真正像样的中国战争灾难片,而且所有的服装道具都要求逼真,每样东西必须有出处”。

影片在南京、天津、四川、长春几地拍摄,为了真实再现1937年在南京所发生的悲惨场景,剧组在四川重新建造一个当年的南京城,占地达到1500亩,包括当年南京城的城墙、护城河、总统府、街道等所有影片所要拍摄的景点。

百度百科-南京!南京!

二战时为什么那么注重军服的设计呢?

虽然二战时期的纳粹党们做个许多恶事,但有一个事实是难以否定的,那就是他们帅气的制服军装。在当时的所有国家之中,纳粹军服无疑是质地最好,样式最为新颖帅气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很多人认为帅气的纳粹制服是出自之手,因为当年是学美术的,而且很有艺术天赋,有良好的美学观。

也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德国士兵的军服一定要帅,这样年轻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军效劳。”在这句话的带动下所设计出的纳粹军装,被公认当时军装史上以来最精致华美的。

而事实上,这些华美的军服并不是出自之手,虽然对美术有一定造诣,但是对服装设计却不慎在行。再者元首大人日理万机,哪有空去设计军服?

那么这些军服到底是谁设计的呢?其实真正的设计者是德国奢侈品牌Hugo Boss的创始人雨果.费迪南德和他的设计团队的劳动成果。

雨果.费迪南德于1923年在德国南部小城麦琴根创立了Hugo Boss这一品牌。1931年迷恋纳粹主义的雨果.费迪南德怀着对纳粹党忠贞不二的理念加入其中。

当决定为士兵设计新制服之后,身为纳粹成员的雨果.费迪南德立即表示自己愿意作为设计师。除了可以为纳粹效忠之外,自己还可以大赚一笔。

很快,棕色冲锋队(SA)服成为第一笔订单,当设计图送到手中时,据说兴奋表示这正是他心意的款式。很快雨果.费迪南德又设计制作黑色党卫队(SS)制服以及青年团(HJ)的制服。哪怕是以现代审美观点来看,也不得不说这些军服的设计剪裁都相当讲究,极具美感。

雨果.费迪南德的设计理念讲求修身、挺拔,看上去绝对不能臃肿肥大。不然这就不符合给他的要求“体现帝国军人的威武”。因此雨果.费迪南德制作的纳粹各种制服绝非批量生产,而是分为简单的大号、中号、小号,有专业人士会对每个军人测量登记,而后通过登记名册再量身定做。在二战时期的老照片中,虽然德国军人高矮胖瘦各有不同,但是军装却十分合身。

虽然雨果.费迪南德赚得盘满钵满,但是二战后,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不但存款被冻结,他本人被指为是“第三帝国的投机取巧者”,被取消了公民投票权,而且还被判交纳罚款八万马克。